锡的性质

(一)锡的主要物理性质
    密度(20℃)          7.3    g/cm3
    熔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31.9  ℃
    沸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625   ℃
    平均比热(0~20℃ )  226    J/(kg·K)
    熔化热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7.08    kJ/mol
    汽化热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96.4   kJ/mol
    热导率(0~100℃)    73.2    W/(m·K)
    电阻率(20℃)        12.6    μΩ·cm
    锡相对较软,具有良好的展性,但延性很差。
    锡有三个同素异形体:灰锡(α-Sn)、白锡(β-Sn)和脆锡(γ -Sn)。人们平常见到的是白锡,白锡在13.2~161℃之间稳定。低于13.2 开始转变为灰锡,但转变速度很慢,当过冷至—30℃左右时,转变速度达到最大值。灰锡先是成分散的小斑点出现在白锡表面,随着温度降低,斑点逐渐布满整个表面,随之整块锡碎成粉末,这就是所谓的“锡疫”现象。
    (二)锡的主要化学性质
    锡在常温下对许多气体和弱酸或弱碱的耐腐蚀能力较强。温度高于150℃时,锡能与气作用生成SnO和SnO2,在赤热的高温下,锡迅速氧化挥发。锡在常温下与水、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均无作用,而可与氟和氯作用生成相应的卤化物。加热时锡与硫、硫化氢或二氧化硫
作用生成硫化物。二价锡的标准电极电位为-0.136伏,但由于氢在金属锡上的超电位较高,所以锡与锡的无机酸作用缓慢,而与许多有机酸不起作用。但在加热时,锡可与浓盐酸作用,锡与氢氧化钠、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稀溶液发生反应生成锡酸盐或亚锡酸盐。二价锡的电化当量为2.215克/(安培·小时),四价锡的电化当量为1.108克/(安培·小时)。